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讀書這件事,已記不大清楚。殘留的記憶中,風(fēng)很輕,夜很長,白熾燈暖黃色的燈光傾灑在書頁上,為故事也披上了一層綺麗的薄紗。故事書里,小紅帽手提花籃,蹦跳著穿越幽深的森林,她的勇敢點亮了前路;還有灰姑娘,盡管遭遇種種不公待遇,卻依然善良溫暖,她在魔法的助力下華麗變身,夢想的力量讓破繭成蝶不再是神話。
青春年少時,閱讀成了心靈的避風(fēng)港。當(dāng)迷茫的陰霾籠罩心頭時,一本本名著仿若穿透濃霧的曙光,照進了我的心田。在《簡• 愛》里,一位身姿嬌小卻靈魂強大的女子,在等級森嚴(yán)、偏見如山的世界里,挺直脊梁,高呼“我不是根據(jù)習(xí)俗、常規(guī),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,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”那震撼心靈的宣言,驅(qū)散了我內(nèi)心的怯懦,點燃了我追求平等與自由的火焰。閱讀《老人與?!罚c圣地亞哥一同置身于波濤洶涌的大海,在與大馬林魚、鯊魚驚心動魄的搏斗中,體悟“人可以被毀滅,但不能被打敗”的頑強信念,面對生活的驚濤駭浪,這股力量讓我們握緊雙拳,永不言棄。書中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如同一面鏡子,清晰映照出我們成長的足跡與內(nèi)心的掙扎,又似溫暖的爐火慰藉受傷的心靈,讓我們堅信,無論風(fēng)雨如何肆虐,希望的燈塔永遠高懸。
韶華流轉(zhuǎn),幾近不惑,閱讀于我而言,不再僅僅是年少時的求知探索、青春情感的寄托,它已然變成一種對生活的深度思考、對人生智慧的無限探尋。翻開一本好書,便似尋得一位滄桑而睿智的老友,相對而坐,煮茶論道。讀《資治通鑒》,以史為鑒,看歷代君臣的治國方略、成敗得失,從中汲取古人的政治智慧,用于指導(dǎo)當(dāng)下的為人處世、職場進階;看《全球通史》,拓寬視野,了解世界歷史的發(fā)展脈絡(luò),知曉不同文明的碰撞融合,在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中,更加胸有成竹,不被狹隘的地域觀念所束縛。歷史的閱讀,讓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清過去、把握現(xiàn)在、展望未來。
閱讀的樂趣,隱匿于字里行間所激蕩起的思想共鳴漣漪。我們可以跨越時空界限,與古今中外的圣賢先哲展開一場靈魂的對談,隨著尼采振聾發(fā)聵地高呼“超人哲學(xué)”,思維如同掙脫塵世的飛鳥,在思辨的廣袤蒼穹碰撞出璀璨奪目的火花;化身為一朵悠然飄蕩的云,與莊子逍遙自在地馳騁天地,體悟那超脫物外的淡泊心境;于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”的豪邁吟誦中,遙想歷史長河的滄桑巨變,目睹千帆競發(fā)的恢宏場面;在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淺唱低吟里,靜靜體悟淡泊寧靜的超凡心境,沉醉于田園的芬芳。
此生,便自由地做一只暢游書海的“書蟲”吧!(龍鋼公司 趙菲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