陜西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,位于略陽縣境內,海拔900—2214米,年均氣溫12℃,森林覆蓋率97%。公園內奇峰兀立、古樹參天,有五龍谷、青龍溝、白龍溝、三佛寺、羌族民俗5大景區(qū)。這里有廣闊浩瀚的原始森林、豐富的野生植被,珍禽異獸,有潺潺山泉匯聚的溪流,有秦嶺秘境中古老的羌族文化,是森林康養(yǎng)、旅游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。
近日,有幸參加了集團公司的康養(yǎng)之旅,感受頗深。在享用過當地豐盛的早餐后,我們一行40余人跟隨導游開始暢游原始森林。一條50米長的浮橋是進入森林公園的必經之路,過浮橋對于我們這些走慣了水泥路、柏油路的人來說,是一個不小的考驗?;蚝埃蚝?,或尖叫,或一步三恍如酩酊醉漢,或快步騰飛似狼攆,有的干脆一屁股坐地手扶護欄四處呼救。導游告訴大家:步子要平穩(wěn),身體端正,起腳落腳勿用力,手側扶護欄即可。在導游的引導下大家順利通過了浮橋。一路拾級而上,泉水淙淙順著中間河道緩緩而下,在大約1500米的一個河灣處,導游告訴我們前幾天大雨,工作人員在此處救助了一條野生娃娃魚,并將其放回上游,說完打開手機視頻,向大家展示救助的畫面。
河道兩旁是郁郁蔥蔥的古木,峽谷中的樹木與別處略有不同,樹木逐光而生,每一棵樹木都努力向上不枝不蔓、挺拔筆直、錯落有致、遮天蔽日。此刻山外暑日難耐,山中林蔭小道卻只有20℃左右,路旁的空氣檢測負氧離子13520/cm³,暢游于此,怎能不叫人流連忘返?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,品評著路邊的美景,或駐足拉上同伴一塊欣賞、并不時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時刻,或快步追趕著隊伍仔細聆聽導游講解,生怕漏掉了什么。不覺間,我們來到了五龍洞前,在五龍洞口矗立著一塊石碑,上面篆刻有“母親河源頭”字樣,導游告訴大家這是漢江的源頭的意思。
五龍洞一洞兩口,順著洞口往進走大約10米,抬頭向上又有一洞口,兩個洞口呈垂直狀,白天,陽光可透過豎著的洞口照進來,為洞內補充光線,晚上從洞內抬頭可看到耀眼的星辰,這豎著的洞口好比五龍洞的天窗,我不禁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嘆服。聽導游解說,傳說飛龍從洞中飛出時將洞穿了個窟窿,便有了五龍洞洞口。沿著臺階往里走,光線越發(fā)昏暗,五龍洞長年潮濕,臺階上長滿苔蘚,又滑又粘,行走的臺階忽高忽低,忽上忽下,忽而左轉,忽而右拐,越往里走溫度越低,陰冷的涼風隨著石縫中滲出的泉水順流而下,大家不約而同一字排開,手拉著手,相互照應,隨著隊伍緩緩前行,這里的鐘乳石雖不像別處那樣壯觀,但也別具特色,小巧而靈秀。
出了五龍洞向前約2公里處便是景區(qū)的最高點——呼龍臺,海拔約2500米,位于陜甘交界處,站在此處遠眺,眾山郁郁蔥蔥,遠處山巒云霧繚繞,仿佛給整個山披上了一層薄紗,若隱若現,猶如置身于仙境一般。同行的女士們哪肯放過如此美景?張開雙臂或面向浮云,或背對浮云,頭微微翹起,雙目微閉,如仙女腳踩云朵,如夢如幻,煞是迷人。男士們則站在石碑旁,一手叉腰,邁開雙腳,一手指著遠處的美景,模仿著電影里的臺詞:“這是我的、這也是我的、這還是我的、這都是我的、這就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……”慷慨激昂的神情博得眾人哄堂大笑。
參加這期康養(yǎng)的職工大多50開外,年齡最長者58歲,這些長年奮戰(zhàn)在一線的員工因工作、生活原因,平日里總是一副嚴肅、謹慎的神情,而此刻卻是有說有笑,有三五成群擺各種姿態(tài)攝像留念的,那入鏡的“時髦”感不亞于年輕人,有高興之余敞開嗓門吼兩嗓子的……愉悅的心情溢于言表,歡快的笑聲撒落在山間小道,久久在山谷中回蕩。將此刻的美好銘記,作為人生一段難忘的歷程永久記憶,相信每個人都和我一樣,也相信每個人都會這么做,因為相聚彌足珍貴。
旅途雖然短暫,但卻給每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在回去的路上,每個人都發(fā)自內心地感謝集團公司為大家提供的這份福利,這也必將激勵我們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。(龍鋼公司 張朋斌)